导入数据...
四川理工学院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教务处]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7年1月1日
  查看:0
  来源:

四川理工学院

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四川理工学院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分院,1979年更名为四川化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年四校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学校是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学校经过50年的本科办学历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为抓手、以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立足自贡、植根川南、服务四川、面向全国、胸怀世界,现已基本建成以工学、理学为主,法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

学校设有20个二级学院,78个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学生近3万人。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拥有4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4个一级学科、5个工程领域及艺术类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学校围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坚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引领社会”的办学理念,立足自贡、面向西部,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社会适应性强,具有“三心”(责任心、好奇心、进取心)、“四能”(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 “五结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相结合、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相结合、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相结合、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招生的本科专业有73个(见表1),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涵盖36个本科专业,管理学涵盖12个本科专业,理学涵盖8个本科专业。学校已形成了材料与化工、生物与食品、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管理类5大学科专业群,以工学、理学和管理学为3个主要学科门类,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2015年,新增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3个本科招生专业,新申报翻译、机械电子工程、投资学等3个本科专业,停招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5个专业。

1 2015年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学科门类

专业数目

专业名称

工学

36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制药、制药工程、材料化学、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工程、酿酒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轻化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理学

8

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心理学、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管理学

12

工程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农村区域发展

文学

4

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

法学

3

法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学

6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

经济学

1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育学

2

学前教育、体育教育

历史学

1

历史学

合计

73

 

(三)在校学生情况

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为29813人,其中本科生在校生为27322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学生比例为91.64%

(四)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2015年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按照招生计划录取本科新生7068名,其中四川省6132名,占86.76%,外省936名,占13.24%。西部地区招生6492名,占91.85%。新生中农村学生4876名,占68.99%,城镇学生2192名,占31.01%。新生报到率96.65%

学校2015年在四川省的普通本科投档线为:理科499分,比省控线高出54分;文科518分,比省控线高出45分。在省外的普通本科投档线均高出省控线。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学生多,录取生源丰富,生源质量较高。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70人,其中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师资1525人,外聘教师41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3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54人,占师资的比例为42.89%;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1209人,占师资的比例为79.28%。学校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等40余人。2015年学校共计送培国内外访问学者、攻读硕(博士)研究生、短期专业技术培训等222人,占师资的比例为14.56%。学校严格实行主讲教师责任制度,将严把主讲教师资格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符合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比例在98%以上。

(二)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逐年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力度,保障了教学经费的稳步增长,教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有力地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2015年,学校决算收入为68789.84万元,教学支出9851.41万元,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投入2253.5万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为2709.36万元。

(三)教学基本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149.85万平方米,建设有汇东、营盘、黄岭三个校区。学校现有教学科研用房414460平方米,行政用房31235平方米,宿舍面积199217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8905万元(其中当年新增4956万元),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7905元。学校已建成工程实践中心1个,拥有校内实训基地5个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09个,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完善,覆盖整个校园,网络信息点36964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1120Mbps,上网课程96门,电子邮件系统用户3200个,生均计算机0.28台。学校拥有省内先进的图书馆和图书管理系统,图书253.15万册,电子图书15052GB。学校拥有400米标准运动场3个,大型体育馆1个,篮、排、羽、乒乓球等运动场85个。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学校现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8个,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校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2015年,我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认证,有效期为3年(20151-201712月)。这是我校第一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实现我校专业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二)课程建设

2015年,学校共开设课程2358门,开设课程教学班9940个,其中,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42.37%、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15.03%。学校积极推进教授上讲台为本科生上课,2015年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达到96.69%

学校出台了《四川理工学院课程实施大纲编制管理办法》,采取先行试点的方式,168门课程实施大纲通过学校审核并在教学中实施。2015-2016学年第1学期,学校全面推行课程实施大纲,解决了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和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的两大核心问题,有效搭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保证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同时,学校积极推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截止2015年,学校建设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省级精品课程22,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校级精品课程64门、校级重点课程100,实现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2015年,新增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

(三)教学改革

2015年,学校立项建设校级教学改革项目86项,重点立项建设7项,63项教学改革项目通过学校结题验收。2015年,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全面实施分层分级教学,推行小班化教学,学生的听、说、读、写与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过关率显著提升。学校重点对公共基础课程和各二级学院承担的2学分以上(含2学分)考试课程实施期中考试,为学生有效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后继课程教学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四)教材建设

2015年,我校教师主编出版《组织行为学》、《化工实验技术》、《工程制图基础》等15部教材和《腐蚀与防护专业英语》、《食品营养与健康》等15部讲义。我校梁宁老师作为主编编写的《机械制图》(2版)入选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廖国强老师作为主编编写的《新职业英语-素质篇》(2版)和《新职业英语-素质篇(教师用书)》(2版)入选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015年,我校使用规划教材、优秀教材比例为66.30%,使用近三年出版教材比例为53.60%,比上年略有提高。

(五)实践教学

2015年,全校开设实验课程613门,其中单独设课的439门,完成11.46万人次的实验教学,人时数超过228.78万。公共基础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专业实验开出率达到了99%,创新和开放实验的人时数逐年递增。2015年,全校实验室面向全校开放,共完成开放创新实验20万人时数左右。

2015年,学校加大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新建、续签43个校外实习基地,使全校校外实习基地达到309个、校内实训基地5个,同时与部分基地的合作层次和范围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为保证学生的实习教学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学校建立了校、院党政“一把手”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领导亲自带队检查各项教学工作,各级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实验室、实习基地,了解教学基本情况;每年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教学工作例会,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学当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从制度政策、经费、管理等方面保障教学工作,全校形成了通力为人才培养工作服务的工作格局。2015年,学校制定《四川理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奖励各级各类教学奖励200多万元,进一步激发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了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目标系统、教学质量支持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教学质量激励系统“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建立了教学工作例会、教学检查、教学测评、教学信息反馈、教学督导工作、课程成绩分析、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以及教学评估、教学质量公布等质量管理制度,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等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和评价,形成了我校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三)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2015年,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执行情况良好,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效果明显。

1.开展教学检查工作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 “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常规教学检查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专项教学检查。例如,2015年,学校组织开展了2014-2015学年考试课程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专项检查工作,共随机检查了3119份试卷和217份毕业设计(论文),试卷优良率为90.19%,毕业设计(论文)合格100%通过近年来学校的教学检查,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2.开展教学评估工作

学校建立了专业评估(认证)、教研室评估、课程评估、教学管理工作考评等制度,有效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015年,学校开展了优秀教研室评选工作,共评选出优秀教研室10个。学校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顺利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启动2015-2016学年第1学期课程随机性评价工作,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教学工作的“管、办、评”分离开始实现。

3.开展本科生导师工作制度

2015年,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我校本科生导师工作制度,积极选聘高水平、优秀的教师参与本科生的学习、生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导师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效保障我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2015年,学校投入130万元,保障本科生导师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行。

4.开展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

学生是学校教学过程的实际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学校建立教学信息员队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校和二级学院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意见,有利于加强学生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与交流。2015年,学校共聘任400多名学生为教学信息员,积极开展教学信息反馈工作;学校对表现突出的教学信息员进行表彰,2015年评选出优秀教学信息组长20名、优秀教学信息员93名。

5.开展教学督导工作

2015年,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校级教学督导组与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小组的沟通与交流,联合开展试卷、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工作,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专家在教学检查、教学评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督教、督学、督导、督管的作用。2015年,学校教学督导专家重点参与并指导各二级学院、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提高教研室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开展教学事故处理工作

为加强教学管理与教风建设,优化教学环境,增强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及教学管理责任心和纪律观念,学校建立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制度,保证了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2015年,完成7例教学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及2例教学违规的处理工作。

六、学生学习效果

地址: 四川·自贡·四川轻化工大学·教务处      邮编: 643000      电话: 0813-5505835      传真: 0813-5505835
Copyright @ 2003-2016 SUSE 四川轻化工大学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08570号-1

   blue.png

您是第...位访客